5·12汶川地震,又称“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 。
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国内北至内蒙古,东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均有震感,中国之外的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 ,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 。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特点
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在2008年5月13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12汶川地震灾害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1、强度大,波及面广,破坏力强。5·12汶川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度较大。除吉林、黑龙江、新疆无震感报告外,其他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震感。
2、震中位于地震高发区。有地震记载以来,5·12汶川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
3、灾区建筑抗震能力较弱。震中汶川县羌族人口2.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羌族房屋结构为石砌墙体或夯土板筑墙体,防震性能差。
4、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人员伤亡情况严重。由于5·12汶川地震发生在下午,学校、医院等单位人员较为集中,学生、教职工和医护人员伤亡严重。
5、抗震救灾难度大。震中汶川县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震后道路、通信中断,当时灾区多阵雨天气,给灾区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救援情况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率领8600万人民沉着应对,开展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抢险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救援抢险。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当即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地震发生后,连续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亲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四川前方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形成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温家宝在地震发生后当即赶赴四川灾区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各有关部门紧急拨付救灾资金,紧急组织各方救援力量驰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其他领导同志也先后赶赴灾区,对抗震救灾给予指导和协调。
四川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部署,担当工作主体责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带领干部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坚强、依法、科学应对地震巨灾,奋力夺取抗震救灾伟大胜利。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碰头会紧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立即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省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省政府迅速启动应急Ⅰ级响应,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震情灾情,省领导随即分别带队赶赴一线组织指挥。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震后不到3小时,四川全省的省、市、县、乡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基本形成。
重建成果
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9月,灾区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8613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6%,圆满完成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受灾群众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截止2012年5月,四川省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9%,概算投资8658亿元已完成投资99.5%;地震灾区实现了“家家有房住”,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
2016年5月11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段公路胜利贯通。预计2016年10月底前全线完工。
2016年5月10日至1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率领81人的代表团在四川考察了在川港资企业发展现状及香港援建项目情况,并表示,8年援建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防灾减灾日
2009年3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